随时随地的随想曲

走路中、梦中,当心中的节奏响起,思维便疯狂起来,飞翔、想象、剧场,一起在心中构成虚无和真实的乐章。

The scream, Edvard Munch, 18931

自由地疯狂,随心随时地畅想,在现实里,在梦中。

在陌生的城市陌生的大楼彷徨、流浪,走过一个个脏乱的街头、一片片泥淖的田野,不时为目标开启一段紧张又自信的逃亡。

在一墙之外,追捕人正在扫荡,墙边隐约的脚步声,清风偶尔吹起一段尽头的衣裳,退无可退的我在冷静地周旋,最终还是看到了熟悉的脸庞,坠入无可躲避的深渊。

卧室的窗外,溪流缓缓,时光静谧。开门出来,熟悉的家人热情地欢庆我醒来!一箱厚重的礼盒等待着我打开,片片少女心的装饰,打开确是茫茫的记忆碎片,一张张记录期望和想念的明信片,一段段我不留意的回忆,一扇门打开,一个人儿出现…

日常的小路上枯木上花儿绽放,荫庇下的蒲公英正是繁旺,阴影的宿舍和窗外的阳光。

——白日梦与现实让我狂想second capriccio

文章目录
|